吃虧也是一種福分
2.作者簡介
高英,從事教育工作多年,業(yè)余時間善于寫作。曾主編/編著的圖書有《國學中的家教智慧》《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學》《成就一生的好習慣》《誰偷走了你的營養(yǎng)》等。
3.精彩書摘
第一章 接納了吃虧,也就進入了福地
“一個人心胸有多大,他做成的事業(yè)就有多大。”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者,幾乎都是肯吃虧的人。相反,那些一事無成、庸庸碌碌的人,多半心胸狹窄、斤斤計較、不肯吃虧。因為吃虧的背面是福氣,接納了吃虧,也就進入了福地。
學會了吃虧就是懂得了納福之道
“吃虧”大多指物質上的損失,倘若一個人能用外在的吃虧換來心靈的平和與寧靜,那無疑獲得了人生的幸福。
人,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平衡系統(tǒng)。當你的付出超過你的回報時,你一定取得了某種心理優(yōu)勢;反之,當你的獲得超過了你付出的勞動,甚至不勞而獲時,便會陷入某種心理劣勢。很多人拾金不昧,決不是因為跟錢有仇,而是因為不愿意被一時之貪欲搞壞了長久的心情。一言以蔽之:人沒有無緣無故的得到,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去。有時,你是用物質上的不合算換取精神上的超額快樂。也有時,看似占了金錢便宜,卻在不知不覺中透支了精神的快樂。所以先哲強調:吃虧是福,就是這樣一個道理?,F(xiàn)實生活中,很多人以低調的姿態(tài)做著各種各樣的好事,在不同的程度上,他們當然就是我們常說的“圣人”。
老李上中學的兒子是學校的足球隊員。在一次客場比賽時,對方一名球員死盯他不放,一次他起腳破門,那球員眼看盯不住了,就朝他膝蓋猛踢一腳,他應聲躺在地上,被救出場外。對方球隊論水平比他們差一截,但由于他這位主力隊員受傷,影響了全隊的情緒,最終他們隊以0∶1輸給了主場隊。
比賽結束后,老李的兒子氣哼哼地被同學送回家。正在廚房做晚飯的媽媽看見兒子一拐一拐地被人攙扶回來,急切地問:“兒子,你怎么了?”媽媽的話剛出口,他就哭了起來。他對媽媽講了今天踢球的事。媽媽非常生氣,抓起電話打給老師,請求老師讓兒子退出這既影響學習又要挨打的球隊。過了一會兒老李下班了,聽到母子倆高一聲低一聲的對話,看了看兒子的傷腿,他對夫人說,沒傷著骨頭,過幾天就好了,孩子受點氣也沒什么不好,古人有句話,吃虧是福嘛!
兒子不愛聽爸爸這么說,心想是爸爸不疼愛自己,但又不好反駁,于是在心里記了爸爸一筆。
一天,兒子到同學家玩,看到同學家的客廳里掛著兩幅拓片,一幅是“聰明難,糊涂難,由聰明變糊涂更難———難得糊涂”;另一幅是“滿者損之機,虧者盈之漸,損于己則益于彼。外德人情之平,內德我心之安,既平且安,福即在是矣——吃虧是福”。
他對同學說:“這兩幅拓片上的話跟我爸爸教訓我的話一樣。”同學說:“我爸爸也經常拿它教育我,還說這是修身之道。”
吃虧能鍛造和打磨人的承受能力。學會甚至習慣了承受,你做起事來就百折不撓,自己倒了自己爬起來,在哪兒倒了在哪兒爬起來,成了一粒蒸不熟、煮不爛、打不碎、響當當?shù)你~豌豆。
吃虧是福,也是因為吃虧讓你加深了記憶,讓你自我反思和了解人情世故。你可以從中得出教訓,總結經驗。經驗教訓會提醒你哪些事可以彼,哪些事可以此,哪些可以參與,哪些不能涉足。吃虧是讓你以后少吃虧,或者不吃虧。
人們常說:用爭奪的方法,你永遠得不到滿足;但用讓步的辦法,你可以得到比期盼的更多。換言之:吃虧是福!
與人相處中,如果從來不吃虧,只知道占便宜,到最后,他很可能成為孤家寡人,因為別人很難愿意與這樣的人打交道———與這樣的人打交道,一不小心就吃虧,有誰愿意?除非別人愿意吃這個虧。從另一個角度看,如果我們在許多時候樂意吃虧,別人與我們打交道就會放心,就會愿意與我們打交道,而且只要別人是一個正常的人,在適當?shù)臅r候,我們肯定會有不同程度的回報!這里有一個先后的問題———讓我們自己先吃虧,別人在適當?shù)臅r候才會主動吃虧,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就會逐步融洽。
心靈絮語
許多人把“吃虧”看做是蠢人的行為,其實很多時候,我們的判斷都是錯誤的,一些“虧”只不過是事情的表象而已。
吃糊涂虧,有糊涂福
把吃虧當福,是以一種豁達的心態(tài)接受一切。這聽起來好像是弱者的自我安慰,可實際上,這句話包涵有糊涂處世的大智慧。
1980年郵票廠有個工人受朋友之托買了10版第一輪的生肖猴票。錢是這個工人墊付的,一共64元。64元在當年不是個小數(shù)目,沒想到那個朋友忽然又說不要了,沒轍,這個工人只能自認倒霉,把10版猴票拿回家壓了起來。1991年郵票市價暴漲,猴票翻到了10萬元一版,這個工人因虧得福,64元變成了100萬元。
其實,吃虧與占便宜,正如禍福相倚一樣,是互相依存、相互轉化的。不過,得與失的互為轉化的效果,有時也并不是馬上就可以見到的。但沒有今天的“付出”又怎么有日后的“回報”呢?
戰(zhàn)國時,齊國的孟嘗君是一個以養(yǎng)士出名的相國。由于他待士十分誠懇,感動了一個叫馮諼的落魄人,此人為報答孟嘗君的禮遇而投到他的門下為他效力。
一次孟嘗君叫人到其封地薛邑討債,問誰肯去。馮諼自告奮勇說自己愿去,但不知將催討回來的錢買什么東西。孟嘗君說,就買點我們家沒有的東西吧。馮諼領命而去,到了薛邑后,他見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窮困,聽說孟嘗君的使者來了,均有怨言。于是,他召集邑中居民,對大家說:“孟嘗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難,這次特意派我來告訴大家,以前的欠債一筆勾銷,利息也不用償還了。孟嘗君叫我把債券也帶來了,今天當著大家的面,我把它燒毀,從今以后再不催還。”說著,馮諼果真點起一把火,把債券都燒了。薛邑的百姓沒料到孟嘗君如此仁義,人人感激涕零。
馮諼回來后,孟嘗君問他買了何物,馮諼如實回答,孟嘗君大為不悅。馮諼對他說:“你不是叫我買家中沒有的東西嗎?我已經給你買回來了。這就是‘義’。焚券市義,這對您收歸民心是大有好處的?。?rdquo;
數(shù)年后,孟嘗君被人譖讒,齊相不保,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。薛邑的百姓聽說恩公孟嘗君回來了,傾城而出,夾道歡迎。孟嘗君感動不已,終于體會到了馮諼“市義”苦心。
孟嘗君當年的“付出”并沒有想到日后的“回報”,但等他落難時卻發(fā)揮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這正是糊涂吃虧的智慧??梢姡蕴澮部梢允呛檬聝?。
生活中,那些常怕自己吃虧,總是斤斤計較,處處較勁,為蠅頭小利也要與人爭得面紅耳赤的人,不防多想想“吃虧是福”的道理,這對今后的人生會大有裨益。
心靈絮語
越是不肯吃虧的人,越是可能吃虧,不但吃虧,而且往往還會多吃虧,吃大虧。唯有不計較吃虧的人,才會真正有福。
……
“一個人心胸有多大,他做成的事業(yè)就有多大。”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者,幾乎都是肯吃虧的人。相反,那些一事無成、庸庸碌碌的人,多半心胸狹窄、斤斤計較、不肯吃虧。因為吃虧的背面是福氣,接納了吃虧,也就進入了福地。
學會了吃虧就是懂得了納福之道
“吃虧”大多指物質上的損失,倘若一個人能用外在的吃虧換來心靈的平和與寧靜,那無疑獲得了人生的幸福。
人,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平衡系統(tǒng)。當你的付出超過你的回報時,你一定取得了某種心理優(yōu)勢;反之,當你的獲得超過了你付出的勞動,甚至不勞而獲時,便會陷入某種心理劣勢。很多人拾金不昧,決不是因為跟錢有仇,而是因為不愿意被一時之貪欲搞壞了長久的心情。一言以蔽之:人沒有無緣無故的得到,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去。有時,你是用物質上的不合算換取精神上的超額快樂。也有時,看似占了金錢便宜,卻在不知不覺中透支了精神的快樂。所以先哲強調:吃虧是福,就是這樣一個道理?,F(xiàn)實生活中,很多人以低調的姿態(tài)做著各種各樣的好事,在不同的程度上,他們當然就是我們常說的“圣人”。
老李上中學的兒子是學校的足球隊員。在一次客場比賽時,對方一名球員死盯他不放,一次他起腳破門,那球員眼看盯不住了,就朝他膝蓋猛踢一腳,他應聲躺在地上,被救出場外。對方球隊論水平比他們差一截,但由于他這位主力隊員受傷,影響了全隊的情緒,最終他們隊以0∶1輸給了主場隊。
比賽結束后,老李的兒子氣哼哼地被同學送回家。正在廚房做晚飯的媽媽看見兒子一拐一拐地被人攙扶回來,急切地問:“兒子,你怎么了?”媽媽的話剛出口,他就哭了起來。他對媽媽講了今天踢球的事。媽媽非常生氣,抓起電話打給老師,請求老師讓兒子退出這既影響學習又要挨打的球隊。過了一會兒老李下班了,聽到母子倆高一聲低一聲的對話,看了看兒子的傷腿,他對夫人說,沒傷著骨頭,過幾天就好了,孩子受點氣也沒什么不好,古人有句話,吃虧是福嘛!
兒子不愛聽爸爸這么說,心想是爸爸不疼愛自己,但又不好反駁,于是在心里記了爸爸一筆。
一天,兒子到同學家玩,看到同學家的客廳里掛著兩幅拓片,一幅是“聰明難,糊涂難,由聰明變糊涂更難———難得糊涂”;另一幅是“滿者損之機,虧者盈之漸,損于己則益于彼。外德人情之平,內德我心之安,既平且安,福即在是矣——吃虧是福”。
他對同學說:“這兩幅拓片上的話跟我爸爸教訓我的話一樣。”同學說:“我爸爸也經常拿它教育我,還說這是修身之道。”
吃虧能鍛造和打磨人的承受能力。學會甚至習慣了承受,你做起事來就百折不撓,自己倒了自己爬起來,在哪兒倒了在哪兒爬起來,成了一粒蒸不熟、煮不爛、打不碎、響當當?shù)你~豌豆。
吃虧是福,也是因為吃虧讓你加深了記憶,讓你自我反思和了解人情世故。你可以從中得出教訓,總結經驗。經驗教訓會提醒你哪些事可以彼,哪些事可以此,哪些可以參與,哪些不能涉足。吃虧是讓你以后少吃虧,或者不吃虧。
人們常說:用爭奪的方法,你永遠得不到滿足;但用讓步的辦法,你可以得到比期盼的更多。換言之:吃虧是福!
與人相處中,如果從來不吃虧,只知道占便宜,到最后,他很可能成為孤家寡人,因為別人很難愿意與這樣的人打交道———與這樣的人打交道,一不小心就吃虧,有誰愿意?除非別人愿意吃這個虧。從另一個角度看,如果我們在許多時候樂意吃虧,別人與我們打交道就會放心,就會愿意與我們打交道,而且只要別人是一個正常的人,在適當?shù)臅r候,我們肯定會有不同程度的回報!這里有一個先后的問題———讓我們自己先吃虧,別人在適當?shù)臅r候才會主動吃虧,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就會逐步融洽。
心靈絮語
許多人把“吃虧”看做是蠢人的行為,其實很多時候,我們的判斷都是錯誤的,一些“虧”只不過是事情的表象而已。
吃糊涂虧,有糊涂福
把吃虧當福,是以一種豁達的心態(tài)接受一切。這聽起來好像是弱者的自我安慰,可實際上,這句話包涵有糊涂處世的大智慧。
1980年郵票廠有個工人受朋友之托買了10版第一輪的生肖猴票。錢是這個工人墊付的,一共64元。64元在當年不是個小數(shù)目,沒想到那個朋友忽然又說不要了,沒轍,這個工人只能自認倒霉,把10版猴票拿回家壓了起來。1991年郵票市價暴漲,猴票翻到了10萬元一版,這個工人因虧得福,64元變成了100萬元。
其實,吃虧與占便宜,正如禍福相倚一樣,是互相依存、相互轉化的。不過,得與失的互為轉化的效果,有時也并不是馬上就可以見到的。但沒有今天的“付出”又怎么有日后的“回報”呢?
戰(zhàn)國時,齊國的孟嘗君是一個以養(yǎng)士出名的相國。由于他待士十分誠懇,感動了一個叫馮諼的落魄人,此人為報答孟嘗君的禮遇而投到他的門下為他效力。
一次孟嘗君叫人到其封地薛邑討債,問誰肯去。馮諼自告奮勇說自己愿去,但不知將催討回來的錢買什么東西。孟嘗君說,就買點我們家沒有的東西吧。馮諼領命而去,到了薛邑后,他見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窮困,聽說孟嘗君的使者來了,均有怨言。于是,他召集邑中居民,對大家說:“孟嘗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難,這次特意派我來告訴大家,以前的欠債一筆勾銷,利息也不用償還了。孟嘗君叫我把債券也帶來了,今天當著大家的面,我把它燒毀,從今以后再不催還。”說著,馮諼果真點起一把火,把債券都燒了。薛邑的百姓沒料到孟嘗君如此仁義,人人感激涕零。
馮諼回來后,孟嘗君問他買了何物,馮諼如實回答,孟嘗君大為不悅。馮諼對他說:“你不是叫我買家中沒有的東西嗎?我已經給你買回來了。這就是‘義’。焚券市義,這對您收歸民心是大有好處的?。?rdquo;
數(shù)年后,孟嘗君被人譖讒,齊相不保,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。薛邑的百姓聽說恩公孟嘗君回來了,傾城而出,夾道歡迎。孟嘗君感動不已,終于體會到了馮諼“市義”苦心。
孟嘗君當年的“付出”并沒有想到日后的“回報”,但等他落難時卻發(fā)揮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這正是糊涂吃虧的智慧??梢姡蕴澮部梢允呛檬聝?。
生活中,那些常怕自己吃虧,總是斤斤計較,處處較勁,為蠅頭小利也要與人爭得面紅耳赤的人,不防多想想“吃虧是福”的道理,這對今后的人生會大有裨益。
心靈絮語
越是不肯吃虧的人,越是可能吃虧,不但吃虧,而且往往還會多吃虧,吃大虧。唯有不計較吃虧的人,才會真正有福。
……